7月8日,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组织下,满帮集团、货拉拉、滴滴送货、快狗打车联合签署并公开发布《网络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自律公约》(简称《自律公约》)。这份承载着推动行业发展、保障货车司机权益期待的《自律公约》,一经发布便备受瞩目。发布一个多月以来,《自律公约》落地执行情况如何?又给货运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?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记者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了解到,《自律公约》落地后,4家主要货运平台建立内部工作专班机制,查摆货主实名制推进情况,加大货源审核力度,高度重视运费结算,持续开展抽成“阳光行动”,推动各项举措从“纸面”走向现实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《2025年中国道路货运行业人才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货运纠纷最主要的情况是拖欠运费,占比达76%,远高于装卸车等待超时、押车、放空、订金等其他纠纷。各平台企业从司机最头疼的运费拖欠问题破局,回应司机关切。
7月,滴滴货运针对运费到付订单推出“运费垫付保障”措施:若货主超过7天未支付运费,平台将全额垫付,且全程提供在线催付工具协助司机维权。目前该措施已在西安、郑州、福州等14个城市试点落地,首批开城的4个城市近7天垫付保障率最高达100%、最低约71%。
针对《自律公约》中提到的“降低过高收费和抽成比例”,8月15日,滴滴送货微信公众号发布《滴滴送货保障货车司机权益的公示》,承诺今年年底前下调两类订单最高抽成比例上限:一是所有运距超过30公里的订单(覆盖全车型),二是货车系列(小货、中货及以上车型)订单,调整后两类订单最高抽成比例均不超过12.7%。
满帮相关负责人介绍,8月18日起,平台将1000公里以上普货业务订单的技术服务费上限从122元降至116元,消除不合理的畸高抽佣订单,并通过发放现金奖励、佣金抵扣券、服务费优惠等补贴活动,增加司机收入。
《自律公约》实施之后,满帮平台主动开展“倒货清源”行动,通过“大数据筛查+司机举报”方式,打击倒卖货源信息、压价扰乱市场等违规行为。8月15日,满帮公布首月治理成果:累计警告处理账号23210个,限制功能账号1355个,永久封禁账号1905个。
8月15日,货拉拉发布公告,同样明确降抽佣相关规则,设定抽佣金额上限。此外,货拉拉还通过AI监控订单数据流向,今年以来封禁假单用户近4万个、打击外挂5款。此外,货拉拉将持续推进“职业伤害保障试点”,并进一步优化疲劳驾驶提醒策略、超速以及超载超限治理。
快狗打车则开展“降抽佣”行动,进一步规范平台收费、降低司机负担。今年7月起,全国所有城市分批取消同时收取会员费和信息服务费的模式,改为两种费用“二选一”;8月16日起,降低会员收费标准,非会员司机的抽成上限也进行下调。此外,承诺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司机使用车贴。
采访中,不少司机表示,《自律公约》内容精准契合了自身实际诉求,货主实名制、保障运费及时结算等公开承诺,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。“以前最担心货主拖欠运费,跑活儿心里总悬着。现在平台给垫付,j9.com官网踏实多了。”一位西安的货车司机说。同时,司机们也期待其他平台能尽快跟上,全面落实相关保障措施,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。
“以前会遇到抽佣不明不白、货源信息不靠谱的情况,现在平台明确降了抽佣上限,还严打倒卖货源,干活儿更顺心了。”一位长途货车司机表示,公平、和谐工作环境,让他对这份职业的归属感更强了。
《自律公约》的发布让广大货车司机对关心关爱货车司机的政策、思路、措施,以及避免遭遇诈骗陷阱情况的知晓度进一步提高。“协会会员投诉电话近期接办的内容,主要是询问《自律公约》实施的时间表,以及提出加强监督落实、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等建设性意见。”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秘书长高兮说,“根据近期调研,能够准确区分保险和交通安全统筹的货车司机占比从50%提高到超过66%。”
满帮在构建司机与平台的协商机制上迈出了关键一步。8月15日,在全国总工会和江苏省总工会的指导下,满帮集团在南京举行货运平台算法规则协商恳谈会,司机代表与平台方围绕收入保障、安全防护、休息休假及协商机制建设四大核心议题,展开坦诚交流。最终,双方达成多项共识,并签署《满帮集团货运平台算法规则集体协议》。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协商不仅形成了具体成果,更建立起算法规则定期协商、司机诉求快速响应、权益保障动态评估等长效机制。江苏省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刘月科认为,这些创新打破了“一次性协商”的局限,让司机从“被动接受规则”转变为“主动参与制定规则”,为构建“平台负责任、司机有归属、行业能发展”的良性生态,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。
早在2023年9月,滴滴送货成立“货车司机生态服务委员会”,并陆续推出10项司机权益保障方案。在硬件服务上,平台已上线个货车司机驿站,为司机提供免费卫生间、饮用水、休息区等基础服务,还会根据季节变化,在炎热夏季推出“清凉驿站”,严寒冬季推出“暖冬驿站”,解决司机途中的急难愁盼。“司机恳谈会”“司机家庭日”等常态化活动,搭建起平台与司机的沟通桥梁,既能倾听司机的真实声音,也能丰富司机的业余生活。
此外,滴滴“橙果计划”“满帮云程奖学金”还为符合条件的货车司机家庭提供支持,为考上大学的货车司机子女发放奖学金。
“货车司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,行业自律、各方监督是可行途径。”高兮说,“许多司机表示明显感觉到了身边发生的变化,表达诉求和反映问题的渠道多了,推动解决行业顽瘴痼疾和司机‘急难愁盼’的方式多了。”
从行业变化来看,积极信号已逐步显现。多家平台通过公开服务承诺、有序落地保障措施,在遏制货主欺诈、解决运费拖欠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形成一致声音。这种行业共识的形成,不仅有效改善了过去“平台各自为战、司机权益难保障”的局面,更树立了货运行业的良好形象,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。
不过,行业发展仍面临挑战。高兮表示,推动《自律公约》实施过程中,虽然有关平台积极响应、认真落实,但从全国范围来看,还存在行业自律手段刚性不够、对平台约束力不足的问题。他建议,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,通过“自律结果政府采信”“支持协会公益活动”等方式,增强行业自律的权威性与执行力。
面对行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,协会、平台及相关方已明确下一步行动方向,从权益保障、行业治理、正向引导等方面持续发力,推动货运行业生态进一步优化。“协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倡议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建设货车司机关爱服务基础设施和友好场景,积极打造服务货车司机群体的公益品牌。”高兮说,“同时,引导货车司机群体有序参与行业治理,鼓励党员司机和优秀司机带头兼职担任道路安全监督员。此外,还将加强对货车司机的典型选树和正面宣传。”
有货运平台负责人表示,长途货运货主多为企业或信息部,单笔运费高、存在结算账期。同时,长途干线基本以货到付款、收货方线下结算为行业习惯。货运平台企业面临较大的运费垫付压力。建议由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货运平台联合建立三级纠纷处理机制,分级分类管理司机诉求,提升纠纷解决效率。
从《自律公约》落地到多方协同推进,货运行业正经历一场从“无序竞争”到“规范共治”的深刻变革。尽管过程中仍有挑战,但随着政府引导、行业推动、平台落实、司机参与的治理格局逐步形成,期待多方携手,共同推进构建运营风险共担、利益合理分配、各方互利共赢的货运市场格局,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也将获得更坚实的保障。